回来已经有一周了,乡下有了网络确实便捷许多,使我不会那么无聊,原本想好好参悟一下带回来的书籍,为来年找工作打下一个基础,看了几页以后,忽然没了兴趣,游戏,短视频,美剧,完全吸引了我,更重要的,在这样一个无压力的环境下,我更找不到学习的动力,每天就是蹲在火堆旁看看手机,玩玩游戏,或者到田边望望远处的群山,偶尔还会听到邻家的狗叫,鸡叫,鸭叫,公鸡的叫声抑扬顿挫,从凌晨叫到大天亮,好像不起床不行一样。

一条灰白的水泥公路直通门前,公路在过一百多米,就是尽头了,我们家所幸是赶上了公路的尾巴,出入便利些。实际上也不便利,骑摩托车到最近的千佛镇,也需要三十分钟左右的公路,公路蜿蜒在半山腰间,起起伏伏,最后通向千佛场镇,公路上时不时有摩托车来往飞驰,对于这条路,来往的人太熟悉了,很多人都是走了几十年,开始是走路,天不亮就出发,走到接近中午才到,在乡镇上买好东西,在吃点饭,然后背着一大包的东西往回赶,回去早的能有个两三点,晚的也就接近傍晚了。有时候为了家里有特殊日子,需要割上一两刀好肉,需要凌晨就出发,抹黑出去,顶着月亮,到乡镇的时候,店铺刚刚开门,便能割到想要的部位。

公路两边坐落着房屋,都是附近村的,一来二去,基本上也就认识了,久而久之,连家里的狗都认识了,从门前过也会当作没看见,还会摇摇尾巴,憨憨的笑,家家户户都养狗,也养猫,也养鸡,也养鸭,也养猪。还养牛,这一片都是这样的,养狗是为了看家,不会喂特别好的,煮饭的时候多下几颗米,够的口粮就出来了,有的人家会专门为狗打一个石头碗,有的直接是瓷盆,或者不用的碗,逢年过节,炖的有骨头,人吃过后,有些位置太刁钻的肉吃不到,就把骨头丢给狗,狗叼过去,接下来十天半个月的玩具就是骨头了,没事就趴在窝变身啃,一有人路过,立马把骨头叼起来,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,泛着白眼瞪着你,生怕你给抢走了,这个时候,最好是避而远之,不然真可能咬你一口。

养猫是为了捉耗子,猫都是附近谁家老猫生小猫了直接抱过来的,有时候会给点钱,还没会家前,需要在路边捡一块石头,把猫屁股擦了,不然猫会在家里乱拉屎,那猫屎又酸又臭,谁也不想招惹,开始的时候是拴着,用个小绳,从脖子圈到两只前腿,这样拉猫不会勒着脖子,猫也不会很疼,也没法挣脱。大一阵子的时候,就不用拴绳了,直接放了,把猫放到存放粮食的屋里,或者阁楼,门一关,这猫就成了黑暗中的斗士,与贪婪的老鼠做斗争,总是猫赢,因为猫又人类做帮手,而且老鼠似乎天生怕猫。我曾见一只硕大的老鼠被猫逼到死角,猫就在一边看着,老鼠几次想要逃跑,总是被猫抢先一步,一巴掌又给扇回去,在地上打个滚,又爬起来,相持之下,总是猫获得胜利,老鼠最后疲惫而死。猫其实是很少吃老鼠的,除非是饿极的情况下,可能老鼠肉比较难吃把,猫捉老鼠,更多的是为了玩,或者保持狩猎的本能。老鼠是捉不玩的,不说繁殖能力,也可能又山上的跑到家里,别家的跑到自家,都有可能,所以猫是必备的。老鼠总是夜晚行动,所以猫也是,白天的时候,猫一般都是躺在院子里晒太阳,或者草堆,或者树干,哪里舒服就躺哪里,天黑了或者主人家两声呼唤就会回去,呼唤的声音都一样,都是——“咪咪”,但是猫总能知道是自家主人在叫自己,这挺神奇的。

鸡的作用其实是最大的,既可以下蛋卖钱,也可以卖肉,而且还好养,还是雏鸡的时候,吃些碎米,大些的时候就吃粗米,后面就越来越少,更多的就是让他们自己找吃的,所以各个家门前都能看到一群鸡在忙碌的拨弄着双脚,把地上梳理的干干净净,附近菜田的虫子,也是鸡的责任,所以不怕鸡吃不饱,养到年底的时候,基本上各个鸡都又肥又壮,拿去卖人或者自己吃肉,都是可以的,很多人舍不得卖,留给打工回来的人,吃一顿好的。

附近有水洼的人家,就可以养几只鸭子,开始和鸡一样,后面就放到水洼里去,一天喂点粗粮就可以,鸭子是比较笨的动物,所以需要圈起来,容易跟着别人家的鸭子到别家屋里,过马路的时候,如果有车过来,有些鸭子,根本不慌,反而是站在原地歪着头看,如果不是刹车及时,就要闹出惨剧。鸭蛋是很大的,比鸡蛋大一些,也比鸡蛋白一些,凑够几十个,就可以带到乡镇去找专门包皮蛋的人包起来,拿回家等到过年,又是一道美食。

养猪其实是很费粮食的,粗粮,青菜,都需要,所幸的是,猪不挑食,啥都吃,剩菜剩饭,粗粮,玉米呼呼,罗卜白菜,只要是煮熟了,它都能狼吞虎咽,吃完就睡,饿了就叫,有时候叫的令人生气,提起棍子,打它几棒就老实了。养猪只有两个作用,一是吃肉,二是卖钱,吃肉的猪一般是很少吃饲料的,卖钱的猪饲料必不可少,不然长不快,也长不肥,就卖不出好价钱。临近过年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陆续杀一头猪吃肉,有的家挺杀两头,心肝血那些不能久留的,当天就做出来,招待附近亲友吃一顿,刚杀出来的猪肝是最鲜的,也是最抢手的,上桌一个轮回基本上就没了,那时候还没放假,中午撒谎,也要回家把猪肝吃了。

牛其实是最朴实的,养的也是最久的,几年到十年不定,这是个什么概念呢,我小学时候,放学回家,一边放牛,一边做作业,就随便找块石头就能做,字写的歪歪斜斜也不影响,后来我高中的时候,牛还在。牛除了耕田,还可以耕地,是农民最忠实的伙伴,虽然只有需要耕地的时候才会用到,但是其余时候,都会给她割一大捆青草,或者放出去一两个小时。很多人都有骑牛的想法,我也有,但是惨痛的教训告诉我,牛不是用来骑的,牛背上及其光滑,根本坐不住,而且你一骑上牛背,牛立马开始躁动起来,又跳又跑,直接给你摔下来,不小心被牛蹄子踩到,或者踢到,只能自认倒霉。而且牛也不是总是老实,他会记仇,我骑过他,有时候,你在前面牵着绳子走路,它忽然加速,一顶一掀,把你掀翻在地,两只硕大的牛眼瞪着你,仿佛在嘲笑,又仿佛在憎恨,所以我觉得,牛是很值得尊敬的动物,任劳任怨,而且很有尊严。我以前听说过,村里有头牛踩着一个小孩的胳膊不放,小孩的嗓子都喊破了,家里人怎么打都不摞开蹄子,最后没有办法,只能把牛给杀了,也不知道,那小孩怎么得罪牛了,我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吧。

时值冬日,但是这里的冬天并不是很冷,我经历过比这更冷的冬天,冬天其实没有多少农活,可以不用起那么早,不用睡那么晚,照顾好家里的牲口,弄点柴火,休整一下房子,要过年了,毕竟要打理一下,除去杂草,抹平土堆,换掉将坏的房檐瓦片,整个一派新气象,这些事情完全可以自家搞定,稍微大一点的工程亮,可以邀附近的人帮一下忙,就是几顿饭,几包烟的事情,一切的好说。一般早早的就进被窝了,看着连续剧,直到十一二点才睡觉,基于习惯,第二天早早的就会醒过来,烧水做饭,喂喂家禽,天才开始亮。几乎家家都有火堆,干的木头疙瘩最好,一个能够烧一天,还可以往火堆下面捂几个红薯,小时候最喜欢从火堆下面刨出惊喜,为了防止争抢,最好是多埋几个比较好。后来流行烧炭火炉子,但是听到几次中毒的事件以后,大家又开始青睐柴火了。把煮饭后的炭火块从炉子里加出来,绯红滚烫,在加上一撮干枯的松树叶子,瞬间点燃,各个松树叶子开始变得绯红透亮,逐渐弯曲,最后变成黑色,火焰在空气中呼呼作响,柴火噼里啪啦,拿一个小板凳,就可以烤火了。一个人可以烤,一群人也可以烤,在自家烤的烦了,可以去别家烤,串个门而已,时间差不多的话,还可以蹭顿饭吃。烤火可以什么事也不做,也可以吃着饭,打着牌,下着棋,最重要的是,大家围坐在一起。